今日這篇文章,是想探討:“人脈”到底對於“工作與求職”有什麼重要的?期望能藉由分享真實狀況,點出常見迷思,讓職場人能以不同觀點,看待人脈這件事情,並且能用“心裡可負擔的方式”融入在生活之中,在職涯中吸引不同的可能發生。(本篇會分成上、下篇)
【文章摘要】
「前幾年去新加坡旅行,剛好在Bar閒聊認識了坐隔壁桌的HR,就跑來上海做研發了。」
「我以前帶的工讀生畢業後加入了化妝品業,與老闆提到我,就跑來這當行銷主管了。」
「去美國探親坐飛機時,和坐在隔壁的財務主管聊了起來,他提到公司人資部那邊缺人,就幫我推薦了。」
「我與我的夥伴是交友APP上認識的,雖然沒火花但剛好專長相輔,就一起創業了。」
聽起來會不會覺得:有沒有這麼幸運,這麼剛好?在我的日常中,這些語句大概有30%機率會出現的。再來,我們把這些字句拆解,分成“人事時地物”來看看,這些發生,他們有沒有什麼共同特質:
🌿 人:陌生人、下屬、球友、隔壁大叔、潛在約會對象,看來是包羅萬象。
🌿 事:沒特別聊工作,這倒是滿一致的。
🌿 時:旅遊、他人職涯變化、社團時間、探親,完全不能預料。
🌿 地:酒吧、籃球場上、飛機上、網路上,通通不是在104、LinkedIn、就業博覽會這樣的場合找到的。
🌿 物:甚麼物,連張名片交換都沒有。
職場人有時會陷入一個誤區是:“只要跟同領域的人打交道即可”,或者“人脈是需要費心去額外經營的”。但這樣的誤解,似乎讓我們與許多潛在可能擦身而過了。到底,在關於人脈、社交這件事情上,我們的哪些想法打了結呢?
Happy Hunting!
Lynn
閱讀全文:http://www.lynncareers.com/2017/03/connections.html